水泥行业如何借势宏观调控摆脱"三低"
时间:2004-08-09 00:00:00
点击量:
我国水泥总产量已经连续18年名列世界第一,但是,行业繁荣的背后却存在着很多缺陷。目前我国水泥75%的产量出自落后的立窑生产,低标号水泥的产量高达80%以上,水泥生产企业的平均规模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十分之一。从产业集中度、技术工艺、产品物流三个层面分析,目前我国水泥行业明显存在产业集中度低、新型干法水泥比例低、散装水泥比例低的"三低"现象。
虽然我国水泥产量已经连续18年居世界首位,但产品质量不高、生产水平落后、污染严重等问题十分突出。我国水泥行业中,工艺落后的小型企业占绝大多数,长期以来的区域保护、恶性竞争导致了行业发展面临极为尴尬的被动局面。由于我国水泥旺销和效益好转,使投资迅猛增加,目前水泥行业在建项目近1050个,计划总投资786亿元,同比增长133%。此外,据不完全统计,各地拟建大水泥项目还有240个,生产能力2.1亿吨,如果全部建成,水泥总产能将达到12亿吨以上。我国水泥市场的兴旺也引来了拉法基、好特班克等世界水泥巨头的加入,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去年末,国务院下发103号文转发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部门的《关于防止水泥行业盲目投资加快结构调整的若干意见》。今年2月4日,国家再次要求严格控制钢铁、电解铝、水泥行业的过度投资。水泥行业如何抓住国家宏观调控带来的机遇,克服自身劣势,在与跨国水泥巨头的竞争中完成自身结构调整,成为一个迫切的课题。
加速产业结构调整步伐
为了防止水泥行业的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应进一步完善产业政策,遵循"控制总量、调整结构、提高质量、保护环境"原则,认真做好水泥工业的科学规划和布局;严格市场准入,加强新建、扩建水泥项目建设用地的管理;质检部门应严格生产许可证管理,对无证生产企业坚决依法予以取缔,切实制止低水平重复建设。
快速发展新型干法水泥
目前,我国新型干法水泥产量仅占国内水泥总产量的16%,而在2000年,世界新型干法水泥产量已经占到世界水泥总产量(约16亿吨)的60%。103号文件明确提出:"支持加快发展新型干法水泥,重点支持在有资源的地方建设日产4000吨及以上规模新型干法熟料基地项目,鼓励地方和企业以淘汰落后生产能力的方式发展新型干法水泥。"要求各地根据本地区水泥工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加快淘汰现有立窑及其他落后工艺的目标和进度,并严格禁止新建和扩建立窑、干法中空窑、立波尔窑、湿法窑水泥项目。新型干法水泥项目增长的速度直接关系到落后水泥生产技术的淘汰,直接关系到我国水泥行业结构调整的速度;可以减少电力短缺、煤炭短缺等外界因素对于水泥工业的束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加快水泥工业的结构调整。最近3~5年既是水泥结构调整的黄金时期,也是新型干法水泥企业做大做强的最有利时机。
促进水泥散装化
水泥散装化是水泥工业物流发展的潮流,具有节约资源、保护环境、集约化发展等优点。目前我国水泥散装率非常低,仅为24.3%左右。世界发达国家在上世纪60年代末就完成了水泥从袋装到散装的改革,散装率达到并保持在90%以上。其中,美国、日本、德国等散装率更高,超过了95%。目前我国24.3%的散装率,不仅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就是和国家"十五"规划中提出的散装率达到30%的目标也相差甚远。近期全国几十个大中城市相继发出了在城市建设中禁止使用袋装水泥的通知,这对促进水泥散装化发展十分有利。
实行规模化经营
目前,我国水泥行业有一定规模的企业近5000多家,但企业平均规模仅为15万吨;而发达国家的企业平均规模是60多万吨。从单个企业的生产规模来讲,海螺水泥是国内目前产量最大的企业,预计今年其产量将达到4000万吨以上;而目前世界最大的水泥企业法国拉法基,年产量达到1.6亿吨。目前国内十大水泥企业水泥产量占不到全国总产量的9%;而世界十大水泥企业产量近6亿吨,占到世界水泥总产量的三分之一以上。
重视环保达标
在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已经成为一项基本国策的今天,任何一个水泥企业都必须把能否达到环保要求,作为自己能否适应时代发展的标准。力争做到清洁生产、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真正走上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转自:《中国工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