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首页>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

转方式调结构·站在新兴产业前沿系列报道之六-做令人尊重的国际化企业

时间:2011-04-13 00:00:00 点击量:

发布时间: 2011-04-12 信息来源: 大众日报  <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 </script> 字体: <script id=doclick src="/cms/cms/infopub/click.jsp?infoid=1302482394570076&channelcode=A090301"></script> <script>document.all("doclick").src="/cms/cms/infopub/click.jsp?infoid=1302482394570076&channelcode=A090301";</script>

  丁建生慷慨激昂。在整整一个下午的采访中,谈到动情处,他不时挥动手势加强语气,有时直接击打着桌子。

  他说:“我们就是要做令社会尊重、让职工自豪的国际化企业!”说这话的时候,厚厚的会议桌被拍得山响,正在伏案记录的记者,也感受得到对面传来的震动。

  万华“国际化”所面临的竞争对手,是巴斯夫、拜耳、亨斯迈等聚氨酯工业领域的化工巨头,这是些令人生畏的名字,他们所拥有的技术壁垒、贸易手段和实力,可以把一般的竞争者轻而易举地拒于门外。

  但就在这样一个领域里,“丁建生”和他所领导的“万华集团”,成为不同凡响的名字。不久前,一位早些年曾经拒绝与万华合作的跨国公司总裁,在考察万华宁波工业园归去后,对自己的下属说:我最大的失误,就是当年没和万华合作,结果多了一个咄咄逼人的竞争对手。

  现在的万华,已经具有140万吨MDI(异氰酸酯)的生产能力,是中国市场的主导者;去年底,他们收购了匈牙利的宝思德公司。万华明确地将发展目标定位于“世界最大的聚氨酯生产企业”。

  没有人能够想到,从一条配套引进的生产线起步,竟然可以掌握聚氨酯的全部生产技术,在世界上,万华是唯一的成功者!从一个车间开始,发展至与世界化工巨头鼎足而立,期间蕴含着丁建生和他带领的创新团队三十年卧薪尝胆、发愤自强、自主创新的心血和努力。

  MDI是生产聚氨酯的主要原料。在不同的资料中,MDI的制备技术在国际上扩散的过程是清晰的:上世纪三十年代发源于德国,二战后被英美得到,七十年代转让到日本。拥有者都是跨国公司、化工巨头,形成了“4(欧美)+2(日本)”的格局。

  中国聚氨酯工业的“一线生机”出现在七十年代末,在“中日友好”等国际背景下,为了“解决中国人民穿鞋的问题”,中国从日本引进了一套300万平方米的合成革生产装置,同时,作为原料配套装置,引进了一条MDI生产线,设计能力1万吨,这是这个产业里的“迷你版”,当时欧美公司单条生产线的生产能力已经超过10万吨。

  这“一线生机”在当时看来也实在太渺茫:生产不稳定、经常停产检修;到后来,设备寿命到期,却因为国际巨头的技术垄断,无法引进新的生产线,甚至连部分设备引进都不可能,企业岌岌可危。1993年,这一切总爆发的时候,时任总厂代理总工程师的丁建生拍案而起,上书总厂领导:自主创新!

  丁建生是改革开放后第一届大学生,正是抱着感恩国家、感恩社会的心情,毕业时他放弃了去国家化工部的机会,“下基层做点实事”,来到万华集团(当时叫烟台合成革总厂)。到厂里,他提出去“最困难、最危险的地方”,厂领导很赞赏他的锐气,就把他安排到异氰酸酯车间的光气化工序。

  光气化工序是MDI生产的关键环节。说“危险”,显而易见:“光气”剧毒,是制造化学武器的主要原料;还有一个原因,1984年,日本技师“交钥匙”、撤走后,管道经常堵塞、设备故障停车频仍。

  “困难”,是反应过程、条件不可捉摸。丁建生当时采取的是笨办法:跟班生产、记录数据、手工计算,其他工序都比较清楚,但光气化反应还是难题。他回忆说:那是“按毫秒(千分之一秒)计算的液态、气态、固态反应物瞬间反应”,手工计算不可能。在有关高校的支持下,他们联合建立起这一反应的数学模式。1989年,在丁建生的主持下,引进设备的年产能力提升到8000吨!这是最高水平了,此前一直在五六千吨徘徊。

  1993年丁建生提出“自主创新”的时候,已经升格的异氰酸酯分厂设备锈蚀,其中十多台设备不能正常生产,经营困难,而国际巨头已开始在中国建厂,何去何从?此前他代表企业配合国家有关部门洽谈引进事宜,在国外,连看设备近景都被礼貌地喊“停!”这样的屈辱,丁建生无法忍受。两年多引进努力却了无成效,他强烈认识到,真正的高技术,是引不来的!想发展,只能靠自己!

  新的探索开始了。他的建议得到总厂支持,目标是年产1.5万吨。企业与高校签订合同,建立产学研合作。MDI的制备原理,许多都已经从理论上揭示得比较清楚了,关键在工艺流程和控制技术。他们开发了软件包,丁建生牵头对反应环境、反应条件、反应过程进行了探索,成功改进了工艺和设备:主要的反应装置,全部安装了变频设备;对温度的调节,从引进设备的空冷改为水冷,更有利于反应环境的稳定;关键的反应分为热反应和冷反应,其中热反应放热、冷反应吸热,在引进设备中,这被分为两步,丁建生他们将之合为一步,并根据自己的设计,制造了设备。相对于引进设备来说,这些都是重大的工艺创新。

  自主创新成效显著:1996年3月8日,丁建生清楚地记得,那天特别冷,引进设备是不能运行的,他根据自己多年经验判断,把变频开到最大,比引进设备的参数提高150%-200%,试产一次成功,年产能力提高到1.5万吨。这打破了“中国人不行”的说法,标志着万华完全掌握了MDI的生产技术。为这个目标,丁建生他们作了一万多次试验,“修改的方案可以装满几卡车”!

  1998年是万华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也是持续创新的起点。当年12月20日烟台万华聚氨酯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丁建生众望所归,出任总经理,2001年公司在上交所上市。改制、上市带来经营自主权,他踌躇满志,提出:“只要不违法,怎么适应市场竞争,怎么适应生产力发展,就怎么干。”最关键的,是创新工程和人才工程的实施,使企业成为创新主体。

  丁建生在聚氨酯行业浸润三十年,对企业的技术创新,有切身感受和深刻的理解。前二十年,从技术革新到自主创新,每一步固然得到支持,也伴随着冷眼旁观、嘲笑和争议,这些非议只来自一个疑问:能不能成功?所以,“头脑发热”、“胆太大了”、“中国人做不到”之类的说法不绝于耳。在回顾这些事情的时候,他说:“创新需要勇气,如果想都不敢想,成功的可能性等于零。”

  不管在什么组织里,观念影响决策,决策决定体制、行为方式,并影响文化。丁建生把企业技术创新工程划分为:观念创新、体制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文化创新。他强调,“技术创新不是孤立的,五个领域的创新,是一种系统工程”。这项基于他们实践基础上的研究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人才问题,丁建生有“刻心铭骨的体会”。聚氨酯行业的高端人才是国际化的,在跨国公司做高级白领和到国企做技术员拿死工资,待遇差别不言而喻。上任伊始,他就向董事会提出:新增利润中按比例提取人才基金,并得到同意。随后企业对博士开出10万元年薪、150平方米海景房的条件,吸引高端人才加盟。当时,丁建生自己年收入只有2万元、住70平方米的单元房。一位博士问:比你待遇还高,我敢拿吗?丁建生回答说:你的待遇,按法律和政策办事,合理合法。我们现在还在爬坡,今后事业发展了,我们得市场化、国际化,你们会按贡献取酬,还会有股份。

  时至今日,万华还预留着为未来吸引人才加盟准备的企业股权,他们聚集了国内MDI、聚氨酯相关领域的大批专家和高科技人才,拥有一支以化工工艺为主,兼有化学工程、高分子材料、化学分析、化工设备、自动化和计算机科学等多学科相结合的研发队伍:以40位海内外博士、250多位硕士为骨干,活跃于公司技术开发、新产品开发、应用研究、工程开发等众多领域。

  当年努力引进的时候,一家跨国公司的高管指着窗外的夕阳,关上了转让的大门,他说:如果把技术转让给你们,我们就成了下沉的太阳。现在,在MDI这片天空下,丁建生所带领的团队托起了中国的太阳:唯一的中国MDI生产企业,生产能力从2万吨、4万吨、8万吨跳跃增长;规模代表技术水平,随着万华宁波工业园的发展,他们拥有了世界上两条最大的MDI生产线(年产能力分别为40万吨、80万吨),并一次投料成功,实现了连续化大化工生产,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产业链配套最合理、成本最低和产品质量最好的MDI制造基地,这标志着中国MDI生产技术居世界先进水平;2008年,烟台万华宁波MDI工程获得“环境友好工程”,这是国家环境保护最高奖,万华是化工行业唯一获奖者,改变了人们对化工行业的成见;对宝思德公司的收购,彻底打破了聚氨酯工业的国际格局,被《国际金融评论》评为2010年度欧洲、中东、非洲地区最佳重组交易奖,这是中国企业唯一获得此奖项的;目前,一期总投资约280亿元的万华烟台工业园已开工建设,未来10年,万华将把该工业园打造成集石化、煤化、盐化、精细化工和化工新材料为一体的、在全球最具特色和竞争优势的综合产业园区。

  不管企业发展到多大,丁建生都坚持自己创新的初衷,不忘对民族聚氨酯工业的责任。他把企业的发展,归功于中国经济发展;而如何对国家作出更大的贡献,是他们的责任!所以,即使国内MDI市场价格暴涨,万华也不随波逐流,而是坚持稳健经营,扶持下游产业的发展。

  正如铁器的出现成为历史划分的标志一样,材料技术和产业的发展,是一个国家实力的基础。MDI作为一种基础材料,是唯一一种在塑料、橡胶、泡沫、纤维、涂料、胶粘剂和功能高分子七大领域均有应用价值的合成高分子材料,品种最多、用途最广、发展最快,可广泛应用于轻工、建筑、汽车、纺织、机电、船舶、石化、冶金、能源、军工等国民经济各个领域,从宇宙飞船、高速铁路到人工器官的制造,都有用武之地。但正是在应用领域,中国的差距太大了:据统计,一辆国外高档轿车的平均应用量为22公斤,最高用量为30公斤,而我国一辆轿车的平均用量仅为18~20公斤;发达国家在建筑领域的用量超过70%,我国不超过10%,主要还是在造鞋、制革等轻工和家电领域……

  应用水平决定对国家贡献的大小,这些差距深深刺痛着丁建生。万华在支持下游应用产业发展的同时,自己开发新产品,引领行业方向:他们依托产业和技术优势,开发出建筑节能保温系列产品,并成为国家住建部建筑节能推广小组副组长单位;他们使用MDI制造粘合剂,以农作物秸秆做原料,探索10年生产出唯一不含甲醛的人造板,成为划时代的产品。

  多年来,万华奇迹般的创新历程,被行业内看做“中国化工业自主创新的一面旗帜”,不断得到国家领导人、业内技术权威的嘉许,并多次获得国家、省科技进步奖项。在一次全国性的评选活动上,中科院资深院士、我国炼油催化应用科学的奠基者闵恩泽给获奖的丁建生颁奖时说:“我没有想到中国会有一家这么好的化工企业,很荣幸,给这位年轻的科学家颁奖。”

  回忆起这感人一幕,丁建生对老一代科学家的褒奖没有自得,他神色坚毅,重任在肩。

◆学者名片

  丁建生,2009年度山东省科学技术最高奖获得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和山东省“泰山学者”岗位特聘专家。现任烟台万华合成革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万华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总裁、烟台万华聚氨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国家聚氨酯工程技术中心主任,国际异氰酸酯协会理事。

  自1982年以来一直从事异氰酸酯技术的开发和产业化研究,开发出了中国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连续MDI成套技术,打破了跨国公司对全球MDI行业40余年的技术垄断。截至2010年底,这项技术产业化已累计实现直接销售收入450亿元,利税110亿元。